第248章小步快跑(1)
關燈
小
中
大
第248章 小步快跑(1)
婚後不久,沈雲卿迅速投入繁忙工作,金戔寺雖然已經掛牌,但整體布局規劃仍在籌備當中,尤其是人員的招募與面試考核,首批的人員意義重大,非他本人親力親為,層層把關不可。
金戔寺的籌備一直持續到來年三月,首先在江南、江淮、京畿三道各州道府、州城試點,金戔司、金戔局,金戔行暫不下縣,開設存款、貸款業務,專設農經資金,以鼓勵農業和養殖業。
十二月,沃臘舒達與胭脂公主楚惠兒還朝探親,名為探親,實為索要好處,縱然今年幹旱雪災緩解,索要的東西有所減少,但總量仍舊比往年多得多。
兩江風波剛剛喘上一口氣,國庫又開始緊張。
正月喜氣未散,沈雲卿繼續張羅金戔寺開張,一直忙到七月初,三月十六忙裏抽空迎娶了獨孤玥,算是了卻一樁心事。
由於戶部的垮臺,高粱新政與曬鹽得以迅速推廣,高粱在江淮地區迅速開花,得益於鹽堿地的開墾利用,鹽工得到妥善安置,曬鹽法迅速取代傳統煮鹽,並采用沈雲卿簡易制鹽工藝,制得雪花精鹽。
鹽的副產品堿類、蘇打和雜鹽作為交換,被沈雲卿用於獲取純堿、火堿、鹽酸、石灰、生石灰、大小蘇打等基礎原料。
鹽價迅速下跌,一路由兩百文,跌至一百二十文,起初半年鹽商一片哀鴻遍野,由於兩江風波,鹽商元氣大傷,尚未緩過勁來,女帝趁機再次落井下石,把鹽價下調至每升一百二十文,再度重創鹽商。
不過好景不長,下半年開始,食鹽消費猛增,尤以兩江為重,食鹽消費迅速增加,鹽利收入開始回升。
至年底,鹽價再降至一百文每鬥,食鹽消費呈井噴發展。
由於精致曬鹽的含量高,品質好,民間反響強烈,煮鹽逐漸喪失競爭力。但有鑒於鹽場建設尚不能滿足需求,未來數年內熬鹽曬鹽仍將共存,同時考慮國庫開銷,鹽價將不再下調。
同時出臺禁令,對沈雲卿、高如清、蔡生廉三人限產,不得朝廷許可,不得增加產量擴張規模。
至此,鹽業開禁的口子,基本處於被禁狀態。
不過倒也沒有一刀切,仍然允許三家自由販賣出產白鹽,因為蔡生廉的背後是懷王,好歹也是塊肉。
當然,實際上也沒什麽用,充其量是增加一塊收入,根本無法通過擴張產業參與市場競爭。
所以不用多久,待等朝廷的曬鹽產能增加,高如清、蔡生廉的曬鹽能賣出江東就已經老天保佑,朝廷的鹽量大價低,壟斷市場,私人鹽如果價格太高,賣不動,太低了,又得罪鹽鐵司。
但對沈雲卿影響不大,他根本犯不著靠鹽賺錢,完全可以變成鹽酸用於日後的工業生產。
不過,由於曬鹽一早納入內司府庫打理,曬鹽的推廣和鹽價的下調,讓鹽鐵司原形畢露處境尷尬。
為平息戶部官僚集團怒火,鹽鐵司郎中桑勁川,晉升戶部侍郎,此前暫代戶部主持局面的郎中施君亦出任尚書。
吊詭的倒是蘭陵刺史李義清因為政績突出,從蘭陵調入戶部,出任戶部郎中,從四品做到了五品,降了一級,但李義清卻還挺高興。
甭看是從四品刺史做到了五品郎中降了一級,但自古都有寧做京官,不做地方大員一說,因為離著皇帝近,更容易被關註到。
而且神都五品郎中拿的俸祿不比四品刺史少,重要的是戶部郎中的油水足比地方刺史多的去。
李義清雖然從蘭陵調離,但蘭陵仍然給戶部放缺,所以仍舊沒有打破現狀的機會。
六月,高鴻補寧陽縣令。
八月上旬,忙活了大半年,沈雲卿騰出手來收拾軒禾書院,同時在孟津縣陸續開工工坊十餘處,生產肥皂、藥品、火柴、蠟燭、紙張、簡易化學品等輕工產品。
肥皂這個東西近現代史觀中,是西方的舶來品,其實並不完全正確,中國古代其實也有肥皂,但沒有被重視起來,所以就沒發展起來。
肥皂的成分是堿和油脂,生活中堿和油脂結合的情況極多。
以皮革制造為例,皮革處理需要使用堿,而皮革帶血有油脂,堿的作用是熟皮,同時又是一種清洗和皂化反應過程,所以制皮匠人,因為處理工序的不同,有人患有“富貴手”疾病,其實就是長期接觸皂化反應,導致皮膚毛孔萎縮,毛囊壞死的結果。
再者民間清洗油膩,通常使用稻草灰和堿水浸泡,其實還是皂化反應。
所以不是中國沒有肥皂,而是沒有被重視起來,總是抱著能解決問題,不去深究的心態。
肥皂早在寧陽生產已有多年,但規模一直不大,而且主要還是進貢給宮裏使用,銷路也一直不好。
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,一方面是油脂價格偏高,而堿供應不穩定,價格不好控制,加之生產規模小,肥皂的價格普通人無法接受,所以肥皂只在寧陽富貴階層有所流傳。
其二是推廣宣傳不到位,沒人見過聽過用過,不知道怎麽用,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豬油膏。
其三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一種能將就,先湊合的心態。而且老百姓家裏就有天然肥皂稻草灰水,富貴人家有皂角汁,你肥皂再好,沒有太多優勢,架不住性能相同的稻草灰和皂角汁不要錢,你就是說破了大天,也還是洗手洗澡的生活用品。
有鑒於肥皂在江南的推廣失敗,此番沈雲卿改變策略,抓準經濟地區經濟發達,人口稠密,優先向富裕階層和公共場所,尤其是客棧、妓院、驛館、疫病所等高消費場所推廣,而且金戔寺福利中就有肥皂一項,先把市場打開,在謀求向下發展。
同時積極利用鹽的副產品和工部的渠道,降低原料成本,使之價格先被一部分人群接受,把市場打開。
隆元十四年各項工作推進有條不紊,國庫仍然沒有好轉,但女帝內司府卻因為高粱稅和曬鹽法變得殷實起來。
高粱在全國沿海州縣迅速推廣,可耕土地迅速增加,僅僅上半年江淮道一地,新增高粱種植面積七百七十多萬畝,從根本扭轉了災民長期無法安置的問題,同時為朝廷新增賦稅上百萬。
鹽價的下調非但沒有如某些人預期的那樣,搞垮戶部,相反在內司府瓜分鹽利的同時,鹽鐵司鹽稅的收入與往年持平。
換而言之,鹽鐵司煮鹽的總銷量在下降,但是稅收卻沒多大變化,而女帝曬鹽的收入仍然源源不斷進入內司府,最後年底一算賬,總的財政是大幅增加的。
同年十二月,不出獨孤築勤所料,周雪琳產一女,女帝賜名沈鳶。次年四月,獨孤玥產一子沈鴻蒙。
歲末年關,沈雲卿得楊思茅來信,朱公成、皮小五、陳友東等人看中了夷洲原始森林的木材,希望代為尋找銷路,沈雲卿轉念一想,這倒是一門不錯的生意。
夷洲雖然平原少,但山地原始森林密布,木材資源豐富,而且都是幾百上千年的參天大樹,品質極佳。
不同於福建、浙南,多丘陵,只能走陸路,夷洲四面環海,木材運往港口即可裝船經由海上,走長江或黃河,進入沿江人口重鎮,能迅速消化,比閩南、浙南運輸條件方便的多。
如要利用山地增加耕地推行梯田,伐木是必然之舉,大量木材在當地消化不掉,同時又缺乏門路,難以變現。
如能弄往森林大幅減少的北方,夷洲的木材大有牟利的空間,尤其是夷洲木料直徑粗大,適合建造大型殿宇,市場潛力巨大。
同時沈雲卿回信中,讓楊思茅嘗試發展一些甘蔗,用以制糖。
一來夷洲氣候炎熱適合種植甘蔗,用於增加收入和經濟發展,二來當下制糖業發展不起來,因為能中甘蔗的南方地區發展緩慢,同時種植甘蔗需要占用人力和農田,在南方人口耕地和開發度都不充裕的請路況下,發展糖產品是不現實的,因為沒有富裕勞動力。
三來由於砂糖產業還沒有,所以自然談不上市場,當下糖的涉入,主要還是蜂蜜和麥芽糖,因此砂糖糖及其制品在當下並非廣普商品。
沈雲卿要糖,一方面是為了夷洲開發,增加經濟項目,一方面是許多生產,尤其是初級化學品轉化需要糖,如制取醇類需要糖,制造化學品也要蔗糖。同時打開糖的民間消費市場,也能獲取收入。
於是第二年夏天,沈雲卿用船給楊思茅運去兩套由他設計,工部定制的畜力壓榨機,盡管原始了一些,但好歹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。
時間轉眼進入隆元十五年,經過一年布局和調整,京畿、江淮、江南三地各州陸續辦起金戔司、金戔局,反應平平效果一般。
一方面是地方錢莊勢力巨大,不同於蘭陵沈家一家獨大局面,現在是三個省,蘭陵的低息政策無法推行。
如果為了競爭,把利息擡高,金戔寺的作用將被極大削弱,如果利息定的太低,由於錢莊存款利息高,而金戔寺存款利率低,老百姓和富戶更願意向錢莊存款,
同時為了鼓勵貸款,貸款利率又不能比存款利息高太多,這就導致錢莊的貸款利率本就高,而金戔寺的貸款利率低,最後出現倒掛現象。
最後讓投機分子有機可乘,從金戔寺貸款,然後存入錢莊吃利息,因為金戔寺貸款利率低,而錢莊存款利率高於金戔寺。
為避免這種結果,沈雲卿試點推行現貨貸款和現金存款,從朝廷國庫拿出實物,如農具、耕牛、煤炭、鐵、銅、棉花、蠶絲、燃料、染料、種子等等原料、生產資料,折合市場價格貸給個人,還款以市場物價折算現金支付。
由於主要大宗商品被朝廷所壟斷,因此價格波動較為緩和,同時加大市場監管和治理,打擊哄擡物價和惡意做空牟利。
同時以金戔寺為平臺,向三道各州推廣寧陽高產良種和田間管理,提高畝產,加快農業覆蘇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婚後不久,沈雲卿迅速投入繁忙工作,金戔寺雖然已經掛牌,但整體布局規劃仍在籌備當中,尤其是人員的招募與面試考核,首批的人員意義重大,非他本人親力親為,層層把關不可。
金戔寺的籌備一直持續到來年三月,首先在江南、江淮、京畿三道各州道府、州城試點,金戔司、金戔局,金戔行暫不下縣,開設存款、貸款業務,專設農經資金,以鼓勵農業和養殖業。
十二月,沃臘舒達與胭脂公主楚惠兒還朝探親,名為探親,實為索要好處,縱然今年幹旱雪災緩解,索要的東西有所減少,但總量仍舊比往年多得多。
兩江風波剛剛喘上一口氣,國庫又開始緊張。
正月喜氣未散,沈雲卿繼續張羅金戔寺開張,一直忙到七月初,三月十六忙裏抽空迎娶了獨孤玥,算是了卻一樁心事。
由於戶部的垮臺,高粱新政與曬鹽得以迅速推廣,高粱在江淮地區迅速開花,得益於鹽堿地的開墾利用,鹽工得到妥善安置,曬鹽法迅速取代傳統煮鹽,並采用沈雲卿簡易制鹽工藝,制得雪花精鹽。
鹽的副產品堿類、蘇打和雜鹽作為交換,被沈雲卿用於獲取純堿、火堿、鹽酸、石灰、生石灰、大小蘇打等基礎原料。
鹽價迅速下跌,一路由兩百文,跌至一百二十文,起初半年鹽商一片哀鴻遍野,由於兩江風波,鹽商元氣大傷,尚未緩過勁來,女帝趁機再次落井下石,把鹽價下調至每升一百二十文,再度重創鹽商。
不過好景不長,下半年開始,食鹽消費猛增,尤以兩江為重,食鹽消費迅速增加,鹽利收入開始回升。
至年底,鹽價再降至一百文每鬥,食鹽消費呈井噴發展。
由於精致曬鹽的含量高,品質好,民間反響強烈,煮鹽逐漸喪失競爭力。但有鑒於鹽場建設尚不能滿足需求,未來數年內熬鹽曬鹽仍將共存,同時考慮國庫開銷,鹽價將不再下調。
同時出臺禁令,對沈雲卿、高如清、蔡生廉三人限產,不得朝廷許可,不得增加產量擴張規模。
至此,鹽業開禁的口子,基本處於被禁狀態。
不過倒也沒有一刀切,仍然允許三家自由販賣出產白鹽,因為蔡生廉的背後是懷王,好歹也是塊肉。
當然,實際上也沒什麽用,充其量是增加一塊收入,根本無法通過擴張產業參與市場競爭。
所以不用多久,待等朝廷的曬鹽產能增加,高如清、蔡生廉的曬鹽能賣出江東就已經老天保佑,朝廷的鹽量大價低,壟斷市場,私人鹽如果價格太高,賣不動,太低了,又得罪鹽鐵司。
但對沈雲卿影響不大,他根本犯不著靠鹽賺錢,完全可以變成鹽酸用於日後的工業生產。
不過,由於曬鹽一早納入內司府庫打理,曬鹽的推廣和鹽價的下調,讓鹽鐵司原形畢露處境尷尬。
為平息戶部官僚集團怒火,鹽鐵司郎中桑勁川,晉升戶部侍郎,此前暫代戶部主持局面的郎中施君亦出任尚書。
吊詭的倒是蘭陵刺史李義清因為政績突出,從蘭陵調入戶部,出任戶部郎中,從四品做到了五品,降了一級,但李義清卻還挺高興。
甭看是從四品刺史做到了五品郎中降了一級,但自古都有寧做京官,不做地方大員一說,因為離著皇帝近,更容易被關註到。
而且神都五品郎中拿的俸祿不比四品刺史少,重要的是戶部郎中的油水足比地方刺史多的去。
李義清雖然從蘭陵調離,但蘭陵仍然給戶部放缺,所以仍舊沒有打破現狀的機會。
六月,高鴻補寧陽縣令。
八月上旬,忙活了大半年,沈雲卿騰出手來收拾軒禾書院,同時在孟津縣陸續開工工坊十餘處,生產肥皂、藥品、火柴、蠟燭、紙張、簡易化學品等輕工產品。
肥皂這個東西近現代史觀中,是西方的舶來品,其實並不完全正確,中國古代其實也有肥皂,但沒有被重視起來,所以就沒發展起來。
肥皂的成分是堿和油脂,生活中堿和油脂結合的情況極多。
以皮革制造為例,皮革處理需要使用堿,而皮革帶血有油脂,堿的作用是熟皮,同時又是一種清洗和皂化反應過程,所以制皮匠人,因為處理工序的不同,有人患有“富貴手”疾病,其實就是長期接觸皂化反應,導致皮膚毛孔萎縮,毛囊壞死的結果。
再者民間清洗油膩,通常使用稻草灰和堿水浸泡,其實還是皂化反應。
所以不是中國沒有肥皂,而是沒有被重視起來,總是抱著能解決問題,不去深究的心態。
肥皂早在寧陽生產已有多年,但規模一直不大,而且主要還是進貢給宮裏使用,銷路也一直不好。
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,一方面是油脂價格偏高,而堿供應不穩定,價格不好控制,加之生產規模小,肥皂的價格普通人無法接受,所以肥皂只在寧陽富貴階層有所流傳。
其二是推廣宣傳不到位,沒人見過聽過用過,不知道怎麽用,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豬油膏。
其三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一種能將就,先湊合的心態。而且老百姓家裏就有天然肥皂稻草灰水,富貴人家有皂角汁,你肥皂再好,沒有太多優勢,架不住性能相同的稻草灰和皂角汁不要錢,你就是說破了大天,也還是洗手洗澡的生活用品。
有鑒於肥皂在江南的推廣失敗,此番沈雲卿改變策略,抓準經濟地區經濟發達,人口稠密,優先向富裕階層和公共場所,尤其是客棧、妓院、驛館、疫病所等高消費場所推廣,而且金戔寺福利中就有肥皂一項,先把市場打開,在謀求向下發展。
同時積極利用鹽的副產品和工部的渠道,降低原料成本,使之價格先被一部分人群接受,把市場打開。
隆元十四年各項工作推進有條不紊,國庫仍然沒有好轉,但女帝內司府卻因為高粱稅和曬鹽法變得殷實起來。
高粱在全國沿海州縣迅速推廣,可耕土地迅速增加,僅僅上半年江淮道一地,新增高粱種植面積七百七十多萬畝,從根本扭轉了災民長期無法安置的問題,同時為朝廷新增賦稅上百萬。
鹽價的下調非但沒有如某些人預期的那樣,搞垮戶部,相反在內司府瓜分鹽利的同時,鹽鐵司鹽稅的收入與往年持平。
換而言之,鹽鐵司煮鹽的總銷量在下降,但是稅收卻沒多大變化,而女帝曬鹽的收入仍然源源不斷進入內司府,最後年底一算賬,總的財政是大幅增加的。
同年十二月,不出獨孤築勤所料,周雪琳產一女,女帝賜名沈鳶。次年四月,獨孤玥產一子沈鴻蒙。
歲末年關,沈雲卿得楊思茅來信,朱公成、皮小五、陳友東等人看中了夷洲原始森林的木材,希望代為尋找銷路,沈雲卿轉念一想,這倒是一門不錯的生意。
夷洲雖然平原少,但山地原始森林密布,木材資源豐富,而且都是幾百上千年的參天大樹,品質極佳。
不同於福建、浙南,多丘陵,只能走陸路,夷洲四面環海,木材運往港口即可裝船經由海上,走長江或黃河,進入沿江人口重鎮,能迅速消化,比閩南、浙南運輸條件方便的多。
如要利用山地增加耕地推行梯田,伐木是必然之舉,大量木材在當地消化不掉,同時又缺乏門路,難以變現。
如能弄往森林大幅減少的北方,夷洲的木材大有牟利的空間,尤其是夷洲木料直徑粗大,適合建造大型殿宇,市場潛力巨大。
同時沈雲卿回信中,讓楊思茅嘗試發展一些甘蔗,用以制糖。
一來夷洲氣候炎熱適合種植甘蔗,用於增加收入和經濟發展,二來當下制糖業發展不起來,因為能中甘蔗的南方地區發展緩慢,同時種植甘蔗需要占用人力和農田,在南方人口耕地和開發度都不充裕的請路況下,發展糖產品是不現實的,因為沒有富裕勞動力。
三來由於砂糖產業還沒有,所以自然談不上市場,當下糖的涉入,主要還是蜂蜜和麥芽糖,因此砂糖糖及其制品在當下並非廣普商品。
沈雲卿要糖,一方面是為了夷洲開發,增加經濟項目,一方面是許多生產,尤其是初級化學品轉化需要糖,如制取醇類需要糖,制造化學品也要蔗糖。同時打開糖的民間消費市場,也能獲取收入。
於是第二年夏天,沈雲卿用船給楊思茅運去兩套由他設計,工部定制的畜力壓榨機,盡管原始了一些,但好歹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。
時間轉眼進入隆元十五年,經過一年布局和調整,京畿、江淮、江南三地各州陸續辦起金戔司、金戔局,反應平平效果一般。
一方面是地方錢莊勢力巨大,不同於蘭陵沈家一家獨大局面,現在是三個省,蘭陵的低息政策無法推行。
如果為了競爭,把利息擡高,金戔寺的作用將被極大削弱,如果利息定的太低,由於錢莊存款利息高,而金戔寺存款利率低,老百姓和富戶更願意向錢莊存款,
同時為了鼓勵貸款,貸款利率又不能比存款利息高太多,這就導致錢莊的貸款利率本就高,而金戔寺的貸款利率低,最後出現倒掛現象。
最後讓投機分子有機可乘,從金戔寺貸款,然後存入錢莊吃利息,因為金戔寺貸款利率低,而錢莊存款利率高於金戔寺。
為避免這種結果,沈雲卿試點推行現貨貸款和現金存款,從朝廷國庫拿出實物,如農具、耕牛、煤炭、鐵、銅、棉花、蠶絲、燃料、染料、種子等等原料、生產資料,折合市場價格貸給個人,還款以市場物價折算現金支付。
由於主要大宗商品被朝廷所壟斷,因此價格波動較為緩和,同時加大市場監管和治理,打擊哄擡物價和惡意做空牟利。
同時以金戔寺為平臺,向三道各州推廣寧陽高產良種和田間管理,提高畝產,加快農業覆蘇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